太极川式招宝
太极拳赵堡拳起源于距中华文明和武术发祥地河南省陈家沟约 4 公里的温县赵堡镇。
招宝拳通常被认为源于陈氏太极拳。它被认为是陈清平(1795-1868 年)所创。
但如今,招宝流派的老先生们一致认为其起源更为久远,可追溯到蒋发(太极拳第一代传人)。
蒋发(太极拳招宝第一代传人)据说是从王宗岳那里学到太极拳格斗术,然后在招宝地区传授。
王宗岳
蒋发(第一代)
邢希怀(第二代)
张楚臣(第三代)
陈静波(第四代)
张忠玉(第五代)
张燕(第六代)
陈清平(第七代)
张敬之(第八代)
Chen Yingmimg(第九代)
与太极拳的其他流派(陈、杨、孙、吴)不同,陈、杨、孙、吴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家族,而太极赵堡流派的名字则来源于赵堡村,其传承方式是师徒相传。最近,该镇为纪念招宝祖师开设了博物馆。
这是一种来自河南的传统太极拳,张爱军大师(第十一代传人)是目前唯一一位在法国教授太极拳的大师。
尽管源远流长,但在河南练习的太极拳赵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不为人知的状态,在其发源地以外也鲜为人知。直到最近十五年,王清盛大师和他的弟子张爱军大师等人才将太极拳传入中国。
张爱军大师欣赏他所教授的陈家拳和杨家拳的真正价值,并努力通过陈家拳的古老套路 "老家一路 "和杨家拳的传统长套路 "108 "来传承传统的基础,但他仍然非常重视招宝流派,尤其是招宝七十二式的套路:"我更喜欢这种形式,因为它自出现以来就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我认为它应该一直保持下去。*
我们练习的是传统的七十二式,它结合了赵堡拳的特点:
如果您观看练习者的练习,您会立即注意到这一拳法的武术特征。练习时,全身的能量流动很强。
腿部的要求很高,马步要低,与手臂的协调性很强。动作整体上具有广泛性和循环性。
肩部和臀部的动作明显而圆润,由下肢的强力扎根带动/承载。
动作中双脚的位置极为重要;双脚必须保持 "活力"、柔软和敏捷。
尤其要注意保持脊柱挺直,背部和头部与丹田保持一致,丹田是招式平衡的关键点。
呼吸要流畅自然。
"放松肩膀至关重要,下巴也要像马一样收起来,这样才能让能量流动起来,找到正确的平衡。你必须始终紧贴地面,保持上半身放松,动作幅度要大,要流畅,不要绷紧。
这种太极拳适合所有人练习。与其他太极拳一样,您可以采用低、中或高的姿势进行练习(对于那些 "腿 "最长的人来说,赵堡太极拳甚至可以几乎在地面上进行练习!),还可以调整技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