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3:《十三计》实践解读
(石三石星公心术)
以心行气
气
尽量让气有条不紊地下沉、
积而入骨。
以气行身;
设法让它顺畅地循环、
则能与 "辛 "相合。
若能养精蓄锐、
就不必担心重心偏向一侧。
这就是头顶下垂的意思。
意与气必须能够迅速互动。
这样就有了一种美妙的圆润和活泼。
这就是虚实变化的含义。
进攻时要沉住气,全身放松、
集中于一个方向。
站立时,身体必须中正(正直/中正)自如、
以应对来自八个方向的攻击。
行气如珠,九曲回肠。
行气如明珠,九曲回肠。
运劲如百炼钢、
何坚不破?
貌如鹰攫兔;
神(意念)如猫捕鼠。
静如高山;
动如滔滔江水。
囤金如弓;
发(卸)金如箭。
曲中求直;
先积后发。
力从脊柱出;
步随身变。
收就是放、
若断则重连。
前后动必有转、弯。
进退必有:转折变化。
至柔则至刚,至刚则至柔。
呼吸吐纳得当,才能灵活自如。
气常兴,则邪不生。
以曲聚金,则有余矣。
心为帅,气为旗;
气如旗;
大小如旗。
先求张(开),后求密(合)。
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会工整美观。
书中还说
先于心(思)后于身。
腹为海绵,蓄气透骨;
神(心)安而体宁。
这必须深深地铭刻在 "心 "中。
时刻谨记,只要有动,就没有不动的。
前后运动时
气贴于背、
积而入脊。
对内,可增强精气神;
外则表现出平和自如。
动如走猫。
运劲如抽丝剥茧。
身和意完全集中在劲上、
而不是气。
有气则滞。
有气则无力。
无气则力大。
气如车轮;
大小如车轴。
这段文字有时被认为是杨露禅的学生吴玉祥所写。